电动汽车各类传感器用胶解决方案
新能源汽车的传感器种类繁多,它们在车辆的动力系统、电池管理、安全控制和自动驾驶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以下是主要传感器分类、推荐用胶及其重要性分析:

一、新能源汽车核心传感器类型
1. 电池管理系统(BMS)传感器
温度传感器(NTC/PTC):监测电池组温度,防止过热。
电压/电流传感器:实时监测电池充放电状态。
气体传感器:检测电池泄漏或热失控产生的可燃气体(如氢气)。
重要性:直接关系电池安全、寿命和续航能力。
2. 电机驱动系统传感器
旋转变压器/霍尔传感器:监测电机转速和位置。
温度传感器:监控电机和逆变器温度。
电流传感器:精确控制电机输出扭矩。
重要性:影响驱动效率和能量回收。
3. 热管理系统传感器
压力传感器(制冷剂回路)。
湿度传感器(座舱环境控制)。
重要性:优化电池和电机的热管理效率。
4. 自动驾驶与环境感知传感器
摄像头、毫米波雷达、激光雷达(LiDAR)、超声波雷达。
重要性:实现ADAS功能(如自动刹车、车道保持)。
5. 传统车辆改进传感器
胎压监测(TPMS)、刹车压力传感器(线控制动系统)。
二、传感器用胶推荐及选择依据
1. 粘接密封胶
应用场景:电池组外壳密封、传感器壳体固定。
推荐胶型:
有机硅胶(上海希奈 HNSIL 734):耐高温(-50℃~200℃)、弹性好,适合电池组密封。
聚氨酯胶(上海希奈HNEP 7003):高强度粘接,适用于振动环境(如电机传感器)。
重要性:防止水汽、腐蚀性气体侵入,提升传感器寿命。
2. 导热胶
应用场景:BMS温度传感器、功率模块散热。
推荐胶型:
环氧导热胶(上海希奈HN425导热硅脂):高导热系数(>3 W/m·K),绝缘性好。
硅基导热垫片:柔性填充,减少热阻。
重要性:避免电池局部过热,保障温度监测准确性。
3. 灌封胶
应用场景:保护电流传感器PCB板、LiDAR内部电路。
推荐胶型:
聚氨酯灌封胶(上海希奈新材料 HNEP 512):耐化学腐蚀,机械强度高。
有机硅灌封胶(上海希奈HNSIL 8730):柔韧性好,耐冷热冲击。
重要性:防震、防潮,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。
4. 导电胶
应用场景:电磁屏蔽或接地需求(如雷达传感器外壳)。
推荐胶型:
银填充环氧胶:导电性强,固化快。
重要性:减少电磁干扰(EMI),确保信号传输稳定。
5. 结构胶
应用场景:摄像头/雷达支架固定。
推荐胶型:
环氧树脂结构胶(上海希奈HNEP 6120HP):高剪切强度,耐冲击。
重要性:避免传感器位移导致ADAS功能失效。
三、用胶选择的关键因素
环境适应性:耐高低温(-40℃~150℃)、耐盐雾(沿海地区)、抗老化。
化学兼容性:避免与冷却液、电池电解液发生反应。
工艺性:固化时间、施胶便捷性(如双组份 vs. 单组份)。
安全认证:符合环保、ISO等标准。
四、重要性总结
安全性:劣质胶可能导致传感器密封失效,引发短路或火灾(如电池热失控)。
可靠性:胶粘剂的耐久性直接影响传感器数据准确性(如温度漂移)。
轻量化:胶粘替代机械紧固,减轻车身重量。
成本控制:合理选胶可降低维护成本(如减少传感器更换频率)。